Jun.7
這次是攝影課的第一次外拍,原本預期是 五月十七日 ,適逢陸客及遊行,遊覽車一車難求,故改為Jun.7。一大早6:30即集合於士林社大門口,人數可都喬得剛剛好,連臨時想踫運氣上車的只能抱憾還是自行開車同行。本次主題為彰化麵線、台中雕塑公園、高美濕地。
彰化林家手工麵線位於鹿港福興村,福興主從酪農業,人口約8000人,其中約5000乃女真族的後裔—粘氏家族,即為完顏阿骨打的後代,約於乾隆後期遷移來台,逐漸繁衍。鹿港則為十六世紀西班牙人眼中的麋鹿的天堂,當時一天出口最高達廿萬張鹿皮,鹿港風帆,台灣八大奇景之一,如今淤積雍塞,榮景不復。
林家麵線現兄弟分家為二,抵達時亦於哥哥的場子遇上同來攝影的別班同學,於是先行至弟弟的場子展開今日的話動
● 拍麵線
拍大景
拍局部:動態連拍
手持:焦段30mm,快門1/ 30”以上,快門速度不低於焦段
測光:白麵線with 暗底,若以白麵線測光,EV+2/3,若以暗底,就無需補償
弟弟的場子較為狹長,且當時天氣較陰,加上初來乍到,一群人拿起相機呈鳥獸散地各自找想拍的景,隨著老闆拿起麵線移位拉麵曬放,眾學員有如媒體般地隨處跟拍,自己也挺無厘頭地猛按快門,稍候定下神來才開始感到像是在拍攝、開始找角度、主題與構圖,只是同學真的粉多咧….
哥哥的場子就較有空間與大景,
老師雖然沒在拍,但穿梭麵線中隨時惠眼作構圖,有幸地剛好在老師旁邊實際受惠拍了幾張”應該”像樣的作品
拍了一陣後,可別忘了買麵線以免向隅,總算不負老媽所託,扛了10包 約8公斤活像要帶回台北批發似的。
和大夥一樣,排隊想攀上長梯拍全景
老師再次指導了一下,只是沒聽得太清楚且角度粉大,先試拍再說
還喜歡曬麵線的場景有光影、亦如窗簾
老闆要拉麵線了,但一下在走廊,一下在廣場,這次在左邊,下回站右邊,光圈都還沒調整好,麵線就拉完了,索性守株待兔,先行調整適合走廊的光圈、快門等連拍。只是事後忘了應該要閃燈凍結影像。
停留了三個多鐘頭近正午,中南部的豔陽真是咬人,下午至台中雕塑公園可真的快中暑了,趕緊拍拍就想上車。拍雕塑背景帶入時,要考慮雕像與背景的關係,欣賞到有同學非常有創意空間的作品後,都想再次前往雕塑公園練習….
今天雖然日頭粉大,但最近塵霾較多,光看天空就知今天的黃昏不會好看,只能拍到一顆矇矇圓圓的太陽罷了,既無夕陽亦無彩霞,是最鬱結的一段外拍。
回到台北已晚間十一點了,今日下來,著實體會攝影的艱辛,透早就出門,半夜才回家,中間飽受烈陽酷曬之苦,真的粉累的內….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