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ar.27, 2010
這是本學期的第一次外拍—老梅石槽。
老梅海岸位於石門鄉,是同時擁有細緻沙灘與被侵蝕得非常漂亮的岩岸,老梅石槽是一道道總長將近2公里,平均深度大約50公分的溝槽。這裡的石槽礁岩是火山岩,適合海藻類附著生長,海藻死去後,殘骸硬化成一層薄薄的石灰質,新的藻類就在這層石灰質上,繼續附著生長,循環堆疊出這美麗的藻礁。最美的景觀通常出現在3月中旬到5月上旬,整個海岸溝槽上面會附滿海藻,形成一條又一條的「綠石槽」。
對於綠石槽的外拍期待甚久,今天是天氣由陰轉晴的第一天,一大早果然天色極美,可惜集合時間過晚,到老梅已八點了,日出是不用想了,這回是原本期待著夢幻的乾冰石槽也因過亮而幻滅,還得等退潮來拍石槽溝痕
。小心地使用保鮮膜包鏡頭、浴帽套機身,就怕海邊的鹽分會侵蝕相機鏡頭,更有人替相機角架穿上雨衣,原本還在想哪兒還那麼考究,結果這一趟下來…. 真的是要對海水非常地敬畏…..
趁等退潮之際,老師特別指導觀察後方的沙丘,可趴在地上,用廣角由下往上拍出誇張感…. 我粉努力地想做這樣的取鏡,無奈沙丘上垃圾實在不少,怎麼趴都趴不出滿意地 fu ….
△_#01
最後不是被拍▲,就是將別人入鏡…. 哈!拍洗了美雲….. ▼
所謂螳螂捕蟬、黃雀在後,就在我正摸索著取鏡角度、又不想整個人趴下去弄髒衣服時,竟就被 Sadie 給拍了... 成了我的貓式沙灘照 ▼
罷了罷了,趕快回到海邊,只是天氣忽晴忽陰地,粉難捉摸 ▼_#02
大夥都正認真著呢!
先試海浪入灘吧!
△_#03 ▼_#04
潮漸退了,開始向綠石槽進攻了
△_#05 ▼_#06
浪打石槽 ▼_#07
▲海浪滔滔我不怕,架起相機趕快拍▼_#08
退潮後溝痕及石槽更為明顯,真的粉特殊的景觀 ▼_#09
▼_#10
收工後,走上小坑路上的梯田,在車裡旁探時,真的一點也不想下車,只想直奔富基漁港吃海鮮,不好意思就醬子脫隊,還是下車來拍一下吧 ▼_#11
由於穿著鮮豔,還被老師榮點為model 在田梗上行走供大家拍攝呢!田梗還挺窄地,小心地行走為是,以免最後被全班同學拍了個摔田的畫面 ….
任務達成後,就換我拍別人啦…. 小小的一隻…. ▼_#12
再拍個U字的造型▼_#13
當然比起剛去尼泊爾回來看過更為壯麗梯田的Sadie 而言,這種梯田可是一點也看不上眼,七早八早就躲回車子裡了…..
快,富基的海鮮早早跟我招手了,我們到『美美』來祭五臟廟
一魚兩吃▲但魚頭不見了?▽
不知大家是否都是自老梅拍照玩回台北… 路上車子還真不少… 回到家後趕緊清理自己的相機鏡頭腳架…. 今天沒拍到什麼有 fu 的,但器材卻好傷喲…..嗚 ~